当前位置
: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新闻动态

以青春之姿
呈先辈之盾
当最后一首军歌在训练场上空回荡
当迷彩服被仔细叠进行囊
军训时光即将正式落下帷幕
但那些热血与汗水交织的故事
却通过一行行真挚的文字
被永远定格
今天
让我们共同感受
字里行间跃动的迷彩青春
一连

九月的阳光织热如火,我们身着进彩,挺之在训练场上。这一刻,我仿佛看到了9月3日天安门广场的那场盛大阅兵一四军将士步伐铿锵,战车轰鸣驶过长安街,银鹰掠过长空。那不仅是国力的展示,更是好历史的致敬,对先辈的告慰。
站军姿时,汗水顺脸颊滑落,我却想起阅兵式中老兵们颤抖的敬礼。他们用青春和热血铸就了今日的和平,而我们正以青春之姿,铸造守护这份和平的未来的肩牌。每一个整齐的队列动作,每一声响亮的口号,都是我们时无辈精神的回应,是对“铭记历史、珍爱和平”承诺的践行。
军训场上的严格记律,让我更加理解阅兵式背后那份极执追求,从个人动作到集体协作,从內在意志到外在表现这一切都在塑造着我们这一代人的精神面貌。正如阅兵展现的大国气象,我们每个人也应当在和平中追求卓越,以严谨的态度面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。
93阅兵时,我们为大国重器而自豪;军训场上,我们为成长为重器的一部分而努力。先辈以生命守护山河,我们将以学识建设家园。这种传承不是简单的重复,而是精神的接续、责任的传递:科学致用,以吾辈之青春守护盛世之中华;德业立身,以坚定之意志,承接历史之重任,谱写新时代的壮丽篇章。

时代昂扬向上的曲线,应该是中国青年的生命轨迹。——人民日报
迎着秋日的朝阳,云彩与天空一同做伴,我们站在训练场上,汗水在阳光的映照下折射出多彩的光芒,正如我们的青春,在磨砺中绽放最耀眼的花。
烈日下的军姿站立,教官一遍遍打磨动作的付出,汗水浸透衣衫的瞬间,我看着浩大的训练场,脑海中不禁浮现出9.3阅兵仪式上的盛大场面,几天前的那场空前盛大的阅兵,让电视机前的我,心中升起无限的敬畏与敬仰。我钦佩军人们挺拔的身姿和训练中的刻苦,我赞叹国防科技的进步,我更自豪在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强盛的祖国。此时的世界,信息战贸易战不断,局部冲突频起,正因有我们强大的祖国和无数英勇无私的战士们,我们才能在同一片蔚蓝的天空下欣赏本次阅兵。五星红旗迎风飞舞,而身为中国人的我,更是热血澎湃。
在观礼台上的抗战老兵,即使年近百岁,身上不变的依旧是他们的军人之姿,是他们对祖国最纯真的爱。在那段艰苦岁 月,先辈们在烽火岁月中以血肉之躯筑起民族屏障,列强,凌辱,军阀混战,如此乱世中,他们用信念抵御黑暗,用勇气直面危险,用担当守卫国家,正是因为有了他们,才得以铸就我们的民族之盾,守卫五千年的华夏文明。
当我们参与到军训之中,我忽然懂得了何为“盾”的重量。这重量不仅是对身心的考验,更是对历史交付于我们这一代人的精神担当。军训以其独特的仪式感,在我们与革命先辈之间架起了一座跨越时空的桥梁。我们在口令中齐步向前,教官的号令与同学的呼号交叠,每一次都应和着八十年前的冲锋号声。脚下的每一片热土,都浇灌了无数的英雄热血,此刻的我们与先辈们共同完成跨越时代的强国奏章。今日的军训,正是这面盾牌在和平年代的具象化:严格的纪律锻造我们的意志力,艰苦的训练锤炼我们的耐力,团队的协作培育我们的凝聚力。每一个齐步走的瞬间,每一次整齐划一的转身,都是对这面精神之盾的致敬与延续。
中华儿女自强不息,在一次次的涅槃中浴火重生。回望来时路,我们铭记先辈们的付出,无数英雄的前赴后继,撰写下中华民族最壮丽的历史诗篇;远眺前行路,我们接下时代的重任,知先闻生、与时舒卷,点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火炬!
通过军训这场生动的历史教育,我深切体会到: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,生逢其时当奋斗其时,先辈之盾并非陈列到馆中的文物,而是需要当代青年以青春之姿承接的精神火炬。我们当以磨炼后的坚强意志为基,以训练后的纪律意识为纲,以凝聚后的协作精神为刃,将这面盾牌牢牢握在手中,成为新时代家国的坚定守护者,展现出新时代大学生的别样风采。
此刻,我们站在青春,用汗水与奋斗铸就新的时代之盾!
二连

九月的风带着陌生的气息,我拖着行李箱,站在科德学院的校园里,第一次感受到自己的渺小。高楼林立,人群熙攘,我却似无根浮萍逐水飘零。夜深人静时,妈妈的消息红了我的眼眶,思乡愁绪如潮水般涌来,剪不断、理还乱。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——我真的能在大学找到自己的位置,闯出一番天地吗?
直到军训的号角吹响,我的思绪才被拉回现实。在晨光熹微中,我们身着迷彩服整装待发,在教官的带领下开始了为期两周的军事训练。站军姿,两脚跟靠拢并齐,中指紧贴裤缝。汗水逐渐浸透衣衫,却无人抬手去擦。时间在太阳的炙烤下似乎已经停滞,每一秒都是对意志的磨炼。
正步练习时,我们最初杂乱无章。但在教官的悉心指导下,我们进步神速,踢腿的高度逐渐统一,落地的响声汇成同一个节奏。烈日下,我们器宇轩昂,虽然皮肤被晒得发烫、喉咙干得冒烟,但我们的口号越来越响:
英姿飒爽 斗志昂扬 铿锵玫瑰 闪耀操场
站在两百多号人的二连方阵中,我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“大头兵”,但在这一瞬间,我突然有了像回家一样的归属感。看着身边的同志们,心中感慨万千,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了毛主席的诗句:飒爽英姿五尺枪,曙光初照演兵场。中华儿女多奇志,不爱红装爱武装。阳光下,两代人的影子在地面上完美重叠。同样挺拔的脊梁,同样望向东方的年轻脸庞。原来我们从未失去过青年人的气概和热血,我们的情怀与热忱也从未褪色,虽然会有想家的愁绪和初入大学的彷徨,但在军训这一座大熔炉中,都将被淬炼成钢铁般的意志和永不言弃的信念,指引我们在未来的岁月中勇往直前。

九月的阳光如熔金般倾泻在训练场上,我们身着迷彩,如一排排幼苗,挺立在大学的第一堂课上。汗水自额角滑落,在绿茵场上晕开深色的印记,那是我们向青春递交的第一份宣言书。
军训之苦,初尝时只觉得是骄阳下的曝晒与肌肉的酸胀。然而时日既久,方悟其中真义。那一声声口令,一次次转体,无不在雕琢着我们散漫的形骸,注入纪律与坚韧的基因。当正步踏出同一个声响,当敬礼定格在同一高度,我忽然明白,青春需要这样一种整齐划一的力量,作为启航的序曲。
迷彩服终将收起,但军人般顽强的意志会长存心间。站在这个人生新起点,我愿以军训磨砺出的坚毅面对未来的困难,以脚踏实地的心态走好每一步。当四年后回首,愿我能无愧今日之言:成长为有理想、有担当的新青年,不负时代,不负韶华,更不负那曾经在烈日挥汗如雨的自己。

军训,作为大学生活的开篇,像一场盛大的青春洗礼,在汗水与坚持的交织中,让我经历了磨砺,也迎来了觉醒,收获了成长路上珍贵的养分。
站军姿是第一课,也是最磨人的一课,烈日下标准的军姿是我们对“坚持”的执着。双脚分开的疼,双手贴紧裤缝,汗水顺着额角滑进眼睛,涩得人睁不开眼,小腿肌肉酸痛时,只能死死咬住牙关。可当看到身边同学同样泛红的脸颊和颤抖的双腿,放弃的念头便悄悄退去。原来坚持不是靠蛮力,而是在“我能行”的信念里,一点点突破极限。
队列训练让我读懂了“集体”二字。齐步走的摆臂要划成标准的弧线,正步走的踢腿要抬到同一高度,转体时靠脚要清脆如钟。看着大家湿透的后背,我突然明白,集体里没有“我”,只有“我们”。在学习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呢?从我们踏进科德校园的那一刻,我们就已然成为一体,在大我中成就小我。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抓住美好时光努力学习,为自己的人生负责,为学校的发展添砖加瓦!
随着军训的推进,我知道新的征程即将开启,但军训赋予我的坚韧、团结、自律和爱国精神,将永远伴我前行,让我在大学的道路上走得更稳、更远,让青春在磨砺与成长中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。
三连

《 人民日报》曾落墨:“少年没有乌托邦,心有远方自明朗。”军训是一场倾盆大雨,来时是青春的痛,但落幕又是一场羽翼的成长,我们在一次次的烈日下成长为能够独挡一面的人,这里有青春洋溢的性情,也有热血沸腾的激情,更有悠悠我心的真情,在风雨中破土而出,迎接全新的大学生活。
军训是志之所趋,云程发轫。我们正处青春年华,又奋青春之姿,应展青春之力,大学生涯的即刻显现,也意味着我们向成熟进发,在全新的自我中迎接挑战。在军训中体会世间百态,遇人生真理,砥砺前行,谱写青春赞歌。君可见青年女飞行员徐枫灿,日夜苦练,终展青春之翼于无垠苍穹;君可见青年戍边战士陈祥榕,舍生忘死,留下一句:“清澈的爱,只为中国。”你我皆为青年,唯有肯在军训中立鸿鹄志而不懈搏击,才可以汗水踏平坎坷,以智慧渡尽海浪,品味人间事事,享受生活的拼搏与干劲。
军训是怀瑾握瑜,栉风沐雨的。我们正沐浴在阳光下,春风中,愿以矫健身躯行万里不殆,在实践中理解真知,徜徉在知识海洋中。以军训为起点,负以充实的每天。少年拼搏正当时,青春纵马为长策,我们要在军训的迷宫中寻方向,在荆棘中拼血路,在天地间选强音。我相信,大学生活便为新的起点,我们应无畏风雨,身立时代潮头,在大学生活中播下自己的辉煌,在自我磨砺的军训中提升自我认知,以苦味享成功后的酸甜,以泪水和汗水浇灌每个时刻,从阵痛中奋发,向新的终点前行。
看今朝,“我本是高山,而非溪流,我欲于群峰之巅俯看平庸的沟壑,我本是愚呆,就是人杰,而非草芥,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。”我们应在军训中培养攻坚克难的精神,立青云之志,成辉煌人生,磨炼品质,促成人生篇章的汇集。
望明日,我们都应锤炼四特精神:特别敢战斗,特别能吃苦,特别争主动,特别严要求。以四特精神成就军训,以四特精神开启大学扉页,以四特精神磨炼斗志。以青春斗志为刃,我们不畏走向大学生活,主动发问,敢于实践,严于律己,在大学生活中绽放青春光彩。
生活的红酒永远榨自破碎的葡萄,生命的甜汁永远来自压干的蔗茎。以军训的青春之姿面向大学生活,风吹我面,我更向阳;雨落我身,我更生长。成就醉丽的青春,展望未来,不负时光,不负自己,心怀寰宇,勇创新章。

时光荏苒,窗外的银杏再次结出硕果,微风抚过衣角,低头看,身上不知何时换成了迷彩服。高中3年,原来这么快。
凉风阵阵,不似南方般闷潮,乍一看,原来我已身处北京。手中的录取书把我带来了一个远离家乡的地方,也是一个充满梦想的地方。
身上的迷彩服,身旁的话语声,写满了我对大学的期待。军训是我适应的开始,带上马扎坐在树荫底下。发着呆的我,想象着大学生活;走着正步的我,吸收着阳光的激情和校园里的活力,不觉已抬高了头颅。
大学与以前完全不同,我同样迷茫又兴奋,即需要社交能力,又需要创新思维。对于开放性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挑战,它们就像一片海,需要靠自己找到航向、判断风向、应对危机……不过同样的,也可以有自己探索的机会。所有大风大浪都是人生的财富,这是自己一个人的事儿,收藏它们会是一个很好玩的游戏。
就让我们以迷彩为序,将青春写上难以忘怀的故事。
作为新时代新青年,大学是我们跨越的摇篮。
大学四年,银杏结果四次,时光如沙漏,现在开始,我将珍惜每分每秒,为将来的自己,也为如今的自己,脚踏实地,认真学习,努力社交,做好自己,不负光阴,不负青春。
让我开始书写这个华彩篇章!
四连

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,落在训练场上整齐的迷彩方阵上,我忽然懂了“传承”二字的力量。军训的哨声里藏着与先辈跨越时光的对话,以站军姿的坚持,承接那份“不服输”的意志。
军训中的纪律更像一面镜子,叠成“豆腐块”的被子,先辈们正靠着铁一般的纪律,在战场严守使命,绝不退缩,让先辈的纪律之盾在青春里焕发新光彩。当千百个人的脚步声汇成同一个节奏,我终于理解什么是“钢铁长城”的真正含义。这面由青春铸就的盾牌,既守护着先辈用热血换来和平,更昭示着我们这代人的责任与担当。
迷彩服上的每一种颜色,都是成长的颜色。这段经历让我坚信,真正的青春,不仅在于创造美的形式,更在于用青春诠释责任,用行动传递信念,当我们挺起炼过的脊梁,就是在向世界展示——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已经准备好为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站在军训操场上,当汗水浸透迷彩服,当正步踢得脚掌发麻,我忽然读懂了“传承”二字并非抽象的口号,而是先辈们用信念筑起的“精神之盾”,正通过我们挺直的脊背、整齐的队列,在新时代有了具象的模样。
革命年代的英雄,靠勇气冲破枪林弹雨,用担当守护家国安宁。那时的“盾”,是战士胸膛挡住的子弹,是先烈笔下永不妥协的檄文。而今天的军训,让我们在看似枯燥的重复里,触摸到这面“盾”的内核:站军姿时咬着牙不晃,是对“意志”的继承,如同先辈在长征路上踩着雪水前行的执着;练队列时听令而动,是对“纪律”的践行,恰似战士们在战场上绝不擅自行动的坚守;拉练时给同学递上的水瓶,是对“协助”的诠释,就像当年战友们互相搀扶着突破封锁的默契。
有人说军训只是形式,但当我们在烈日下齐声喊出“一二三四”,当我们为了集体荣誉反复打磨一个动作,我感受到一种力量在血脉里苏醒,这不是对过去的简单复刻,而是用青春的方式,让先辈的精神有了新的“铠甲”。我们或许不用再面对硝烟,但守护家国的责任、追求卓越的信念,始终是这面“精神之盾”不变的重量。以青春之姿承先辈之盾,我们终将成为新时代里,让祖国安心的守护者。
五连

烈日下,我们身着迷彩,站成挺拔的树。汗水沿着帽檐滑落,脚掌因长久站立而发麻,但无人退缩。这不仅仅是一次军训,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——我们正以青春之躯,感受并承接那由先辈信念铸就的“精神之盾”。
这盾,曾在烽火岁月中以血肉之躯铸成,也由长征路上的坚韧、战场上的呐喊、铁蹄下的不屈共同锻造,是信念、勇气和担当的结晶。如今,它无形却沉重,化作军训中的意志磨练、纪律约束与团队协作。每一个标准的动作,是向英雄的致敬;每一声响亮口号,是对历史的回应;每一次相互扶持,是对集体精神的践行。我们以青春之躯触摸意志,重现那盾的轮廓。
透过骄阳与汗水,我们终于懂得:这盾并非要求我们重复先辈的道路,而是呼唤我们以新时代的方式守护他们用生命捍卫的价值。站军姿,锻的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定力。当青春的呐喊与历史的回响交织,我们立下誓言:必将这精神之盾高擎,以坚毅为钢,以责任为脊,以爱国为魂。在新时代的征程上,我们就是移动的长城,是家国最坚实的守护者。

“回声,”一场跨越百年的传递。踩在脚下的皮靴,穿在身上的迷彩服,立在头顶的军帽和烈日下的我们,正在进行一场交接仪式。提到军训,是越过时空磁场混杂的青年与先辈的交流,一声声指令的下达,是历史敲响的警钟,是先辈的嘱托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与责任,热爱各有不同,青年本该如此,每一代逐日移山的青年,都有自己奋不顾身的热爱,首当其冲的必然是对脚下这片华夏土地的赤热,正如操场上烈日下被汗水浸湿的我们,过去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他们,时间与空间悄然消失,清晰的共同目标使得一代代素不相识的人心连着心,将最好的青春之姿,传承弘扬下去,通过信念、勇气和担当铸就出“精神之盾。”青年们在军训中磨炼意志,阳刚四溢。少年赤诚,少年无畏,少年遥望,少年担当,这种少年精神也在训练中体现得淋漓尽致。青年如初春,如朝日,如百卉之萌动,如利刃之新发于硎,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。以青春之我,创建青春之家庭,青春之国家,青春之民族,青春之宇宙。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,在时间里遥望,等待回声。
六连

军训结束那夜,我望着镜中黝黑的自己,忽然在棱角分明的脸庞上看见了父亲的影子。十四天的烈日与汗水,不仅锻造了我的体魄,更让我触摸到了那个熟悉又遥远的军人世界——那是父亲用半生书写的篇章。
训练场上,当正步踏响大地,我忽然理解了父亲。每一个踢腿的高度、每一次摆臂的力度,不再是枯燥的动作,而是一种血脉相承的仪式。汗水模糊视线时,我仿佛看见年轻时的父亲在军营中同样挥汗如雨,这种奇妙的联结让我明白:我踏着的不仅是今天的操场,更是父辈走过的征程。
最深刻的顿悟发生在最后一场演练。当连队以完美方阵通过主席台时,雷鸣般的掌声中,我获得的不是对个人的赞美,而是对集体的礼赞。那一刻,我真正懂得了父亲常说的“军人荣誉不在于肩上的星,而在于心中的火”。这火是责任、是担当、是超越小我的集体精神。
军训教会我的不是如何走正步,而是如何走好人生路。它让我从父亲的背影中走出,在自己的战场上找到方向。这份感悟胜过任何奖项,因为它让我明白: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战士,而真的胜利,是超越昨天的自己。

晨曦微露,一声嘹亮的军哨划破校园的宁静。我们身着迷彩,列队而立。2025年的军训,就这样以最直接的方式,将“青春”与“使命”这两个词汇,重重地刻入我们的大学生涯。
站军姿,汗流浃背,肌肉酸麻。当意志在烈日的炙烤下几近松动时,我的思绪飘向了历史的远方。我仿佛看见,先辈们曾在远比这更为严酷的环境中岿然不动——那是雪域高原上的潜伏,是枪林弹雨中的坚守。他们以血肉之躯,铸就了家国的钢铁长城,那是一面用信念、勇气与无限担当锻成的“精神之盾”。今日我们身体上的疲惫,与彼时他们所要面对的生死考验,虽不可同日而语,但其内核,同样是对意志极限的挑战,是对“坚持”二字最深刻的诠释。我们挺直的身,不仅是脊梁,更是一份承接历史的重力。
踢正步,步伐铿锵,大地回响。从表达到整齐,从个体到集体,我们学会了倾听彼此的节奏,融汇成同一个声音。这单调重复的动作,让我懂得了“纪律”的真谛。它并非束缚,而是将无数微弱力量汇聚成磅礴伟力的唯一途径。这又何尝不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启示?革命的胜利,从来不是一个人的英雄主义,而是千万人怀着同一信仰,步调一致、向着共同目标发起的冲锋。今日操场上这整齐划一的方阵,便是我们对那种伟大协作精神最青涩却真诚的致敬。
军训场上的每一滴汗水,都是青春对先辈精神的洗礼与回应。他们用生命守护了山河无恙,而今天的我们,则需以青春之姿,呈起这面永恒的“精神之盾”。这面盾,守护的不再是硝烟战场,而是时代的坚守、发展的成果与民族的未来。它要求我们以科技强国之志守护国家竞争力,以文明守信之德守护社会和谐,以锐意创新之魂守护民族前进的动能。
军训终会结束,但精神的光芒永不褪色。请先辈们放心,我辈青年,已从这“大学第一课”中汲取了力量。我们必将承继之志,砺我之刃,将个人奋斗融入时代洪流,成为新时代里,一名忠诚、坚毅、可靠的国家守护者。这,便是我们以青春之姿,许下的无声誓言。
七连

进入大学是我期待已久的时刻。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,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石,有责任有担当,青春才会闪光。从百年荣光中一路走来,肩负着时代重任的我们,应在拼搏奋斗、无私奉献、勇攀高峰、逐梦征程中闪闪发光。
在军训中,很苦很累,但这是一种人生体验,战胜自 我、锻炼意志的最佳良机。心里虽有说不出的酸甜苦辣,在烈日酷暑下的曝晒,皮肤变成黑黝黝的,但这何尝不是一种快乐,一种更好地朝人生目标前进的勇气,一份自我完善的信心。“不经一番寒彻骨,怎得梅花扑鼻香。”夜晚,当繁星点点,我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宿舍。躺在床上回想起一天的训练,虽然辛苦,但心中充满了充实和满足。军训让我学会了坚持,也懂得了团结,拥有了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毅力。
大学时代是一个人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。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。我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,多参加课外活动。我将通过参加社团、大学生创新大赛等方式来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,我会认真对待每一项比赛。我也希望能通过考验,去考研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,拥有更广阔的平台。
希望能为自己创建一个圆满的人生。

当迷彩绿铺满校园,当嘹亮的军歌与建国80周年的荣光交织,这场大学生军训,便成了我与时代对话、与未来相约的特殊课堂。
站军姿时,烈日下挺直的腰背不仅是对意志的锤炼,更让我想起80周年前先辈们在硝烟中挺立的身影。从开国大典的庄严宣告到如今科技强国的坚定步伐,祖国的每一步跨越,都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的坚守与拼搏。教官示范正步时,每一次踢腿都落地有声,那整齐的节奏仿佛是历史的回响——是长征路上的草鞋踏破荆棘,是戈壁滩上的科研者攻克难关,更是当代军人守护家国的坚定誓言。我们重复练习着队列动作,汗水浸湿衣衫,却也让“担当”二字在心中愈发清晰:过去由先辈铸就,未来的华章由我们书写。
军训中的协作训练更让我读懂了“团结”的重量。齐步走时,只有每个人都跟上集体的节奏,才能踏出最整齐的步伐。这像极了祖国发展的历程:从工业崛起到科技突破,从脱贫攻坚到航天探梦,每一项成就都是无数人同心协力的结果。我们既是时代的见证者,更该是未来的建设者。
军训这段经历已成为我大学生涯的珍贵起点。站在建国8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,我深知未来的四年不仅是知识积累的时光,更是为梦想蓄力的征程。我计划在专业上深耕细作,用扎实的学识为科技发展添砖加瓦,用实际行动传承先辈的奉献精神;更会始终记得军训时的那份坚定,在面对困难时不退缩、在追求理想时不松懈。
迷彩的印记会褪去,但军训赋予的勇气与信念永远不会消散。我们这代青年,必将以青春为笔,以奋斗为墨,在祖国的下一个征程里,写下属于我们的精彩篇章,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。
迷彩褪去,文字长存
让我们继续用笔尖珍藏这段闪光的日子
让人文的温度延续军训的热血
感谢所有来稿的同学
你们的分享
让这个秋天的记忆格外鲜活动人!